close








◎本次導讀內容說明:
壹、菩薩禪定求無上道
貳、佛現神通,啟眾生敬心
參、無漏無為,無生無滅
肆、聞思修

壹、菩薩禪定求無上道

經文:又見諸菩薩,深入諸禪定,身心寂不動,以求無上道。又見諸菩薩,知法寂滅相,各於其國土,說法求佛道。

又見諸菩薩,深入諸禪定,身心寂不動,以求無上道。

禪譯曰思惟修。新譯曰靜慮,心體寂靜。定者,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。即一心考物為「禪」;一境靜念為「定」。——《佛學大辭典》

諸菩薩經過修習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後,便能到達禪定的境界。要練就定心需先修「禪」。

禪譯曰思惟修。新譯曰靜慮,心體寂靜。

禪——譯為思惟修,即思惟的意思。也譯為「靜慮」,就是「心體寂靜」,能用寬容的心看任何事物,不受外在境界動搖,回歸自心本具的佛性。

修行者遇事要給自己一個反省的空間,啟動智慧、正思惟,靜思如何處理,並學習將習氣滌除盡淨,修心養性、端正行為,這就叫做「修行」。

我們日常生活中面對林林總總的環境,有太多人我是非,眼睛所見的色相或是耳朵聽到的音聲,無不困擾凡夫的心。例如有人瞪我一眼,若我一衝動便回以顏色,同樣對他怒目相視,則後果不堪設想。這就是習氣。若能自我省思,將習氣修好,以慈眼視之,用微笑對待,就能獲得緩和平靜。只要是人便有習性,所以需要修行,練習禪定的功夫。

定者,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。

《靜思妙蓮華-序品》P.859-860—將心定在「正」的境界,不論周圍環境如何散亂,都不會讓心受誘引,生起妄念躁動,與外界繼續有所連結,而是處於靜寂清澄之境。——《佛學大辭典》

又見諸菩薩,知法寂滅相,各於其國土,說法求佛道。

又見諸菩薩,知法寂滅相

藉著佛光照耀,我們又見到諸菩薩已了解法相寂滅,是真空中具妙有,妙有中有真空,且無生無滅的。

各於其國土,說法求佛道

《靜思妙蓮華-序品》P.861—諸菩薩已去除心靈的垢穢,降伏自身的習氣,無論面對器世間、人世間,他們都能事理清楚,為人群說法,不斷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。

法寂滅相

法寂滅相,非證根本智不能知之,故知法寂滅相即為般若,說法求佛道即後得智也。——《法華經教釋》



非證根本智不能知之

我們必須通徹根本智,否則無法知寂滅法;若只是知道法相寂滅,心卻沒有體悟,也不足夠,還需要下功夫實際領會,才能轉識成智,獲得般若智慧—分別智與平等慧。

說法求佛道即後得智也

「後得智」:二智之一。境智無異,不起分別,名根本智。分別一切差別之相,慧照分明,即名後得智。——《佛學常見辭彙》

在明白佛法之後,若能入人群加以宣揚,便可體會真正的平等。常說「慈悲等觀」,人人原本都同樣有清淨的佛性,只是後來受環境影響,才產生分別的心。如能轉化前境,「分別一切差別之相」,就能達到「慧照分明」的境界,此為「後得智」。

「智」有二種:一種是根本智;一種是後得智。根本智,即是「境智無異」,面對外境而不起分別心。這都是我們所要追求的。

《靜思妙蓮華-序品》P.861-862—雖然成就佛道遙遠,但是我們仍要在菩薩道上持續精進,努力斷除煩惱、去除習氣,才能將二智合一,使慧境分明,智慧和合,進而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。

貳、佛現神通,啟眾生敬心

經文:爾時四部眾,見日月燈佛,現大神通力,其心皆歡喜。各各自相問:是事何因緣?

大眾各自相問,欲聞法懇切心志成就也。——錢謙益《楞嚴經疏解蒙鈔》

當時,日月燈明佛放光照耀會場四部眾,現神通變異相。在場無論是修行四諦法、十二因緣法、六度等的人見此瑞相,內心都很歡喜,但也疑惑佛陀將要宣說什麼法?所以「各各自相問」,急切地想要了解「是事何因緣」?

這段經文是表達大眾追求佛法的心很懇切,而佛現神變相就是要先讓大眾起敬重心。

《靜思妙蓮華-序品》P.863—我們聽法時若不抱著尊重、虔誠的態度,便無法真正地將法住於心。

是事何因緣?



佛教因緣為宗,以佛聖教自淺至深,說一切法,不出因緣二字。——錢謙益《楞嚴經疏解蒙鈔》

佛陀度化眾生以因緣為宗旨,告訴大家人生是苦,苦又源自無量數煩惱、惡業的集結。凡夫隨著有漏、染著的因緣和合,再造就諸多「共業」,輪迴不息。如何才能將污染的因緣轉為清淨?需要轉迷情為「覺情」——覺悟的有情。

《靜思妙蓮華-序品》P.863-864—佛所說的聖教由淺至深,一切法皆不離「因」、「緣」二字的真理。只要我們好好地受持佛法,體會所有的生滅都是來自於因緣會合,從而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因緣造作,啟發己心智慧,不讓煩惱牽引,就能達到無染無漏的境界。

參、無漏無為,無生無滅

《無量義經》:「無漏無為緣覺處,無生無滅菩薩地。」

《無量義經》:「無漏無為緣覺處」

無漏
漏—煩惱。若只是聽法而不入心,仍會受煩惱困擾,依舊「有漏」。
無漏—沒有煩惱,已能將無明滅除。

無為
無因緣造作,曰無為。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,即真理之異名也。——《佛學大辭典》

無為─無因緣造作,不造作因緣。

親人之間的恩怨、家庭的倫理亂象、社會的不平靜等,都是由於過去曾造因、結緣,所以牽扯至現世的果報。這些因緣皆複雜交錯,令人產生諸多煩惱。

我們若能有無為的心,每日不隨著外境而起心動念,心中自然沒有生、住、異、滅,因而不會造作煩惱和業力。

緣覺

能隨著四季——春、夏、秋、冬的輪轉,體悟人生無常,存在生、老、病、死等理。

緣覺者先從清淨內心做起,了解人生來去的趣向,知道生來人間就是因為苦難多,有煩惱執著構成心念生滅不息,因此才「漏落生死」,使人沉淪於生老病死,來去都由不得自己。

緣覺者修行的目標,就是修習十二因緣法,清除內心無明煩惱,達到「無漏無為」的境界。

《無量義經》:「無生無滅菩薩地。」

世間一切皆生滅虛妄之相。無生者,謂無虛妄之生。既無有生,云何有滅?不生不滅,乃究竟實相也。——楊卓《佛學次第統編》

世間一切皆生滅虛妄之相

萬事萬物都在生滅中變遷,於行蘊裡輪轉,如早晨、中午和夜晚不斷地交替,人的記憶也會隨時間逐漸淡去,使得過去接觸的事物無影無蹤,不論是現實生活或是夢中境界,全都顯露虛妄之相。

無生者,謂無虛妄之生。

人人本具佛性即是無生,佛性自無始以來就已存在,常住於心,絲毫不虛妄。

既無有生,云何有滅?

佛性既是無生,當然也是無滅,此為究竟的實相、真理,也叫做「如來藏」。大家若能深入了解佛法,並且修行六度法、菩提道,就可望到達「無生無滅菩薩地」的目標。

《靜思妙蓮華-序品》P.864-868—世間因緣皆由人所造作,若造好因、結好緣,因緣自然明覺,能明明覺覺為「覺有情」而來人間。我們面對境界時時都要自我警覺,不要帶著「有漏」的心生活。

肆、聞思修

學佛就是要知因緣、明道理,修無漏法,讓法住於心。
「對的人,要向錯的人說對不起」
請分享曾經在何種狀況下,用過這句靜思語,來調整心態。

別忘了!我們的心得體會,還可以投稿在「菩薩廣行無量義」的網站上,與全球分享學習「歡喜做菩薩」的點點滴滴。
網址:http://meanings.tzuchi-org.tw/
也可以輸入中文網址:菩薩廣行無量義


引用自: http://meanings.tzuchi-org.tw/%E8%AE%80%E6%9B%B8%E6%9C%83/%E7%B7%9A%E4%B8%8A%E8%AE%80%E6%9B%B8%E6%9C

arrow
arrow

    normanimik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